????盛夏時節,南國某軍港。海軍陸戰隊某旅下士陳龍相繼完成水下搜尋、水面自救互救等課目。走下訓練場,陳龍告訴筆者,在“全科醫生”的悉心指導幫助下,自己的訓練傷近期沒有復發。
????陳龍所說的“全科醫生”,就是該旅衛生隊上士王剛。據了解,王剛參加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組織的訓練傷防治及康復技能培訓后,利用學到的診療技術,及時為陸戰官兵進行健康普查,對一些訓練傷作一線初步處理。
????“醫療保障連著官兵健康,我們積極探索常態化組織訓練傷防治及康復技能培訓,為基層部隊培養一批‘全時在線’的衛生骨干?!苯夥跑娍傖t院第六醫學中心主任白國剛介紹,半年前,該醫學中心的中醫醫學部骨傷科、康復醫學科的專家,奔赴海軍陸戰隊某旅開展衛勤調研和巡診活動。專家們發現,陸戰官兵在組織高強度訓練時,由于防護器材不配套、科學訓練意識有待加強,導致部分官兵出現訓練傷甚至反復發作,影響訓練成效。
????針對這一現象,該醫學中心與海軍陸戰隊某旅共同組建軍事訓練傷防治與運動醫學研究基地,定期在該旅組織輪訓班,讓一線衛生骨干接受系統醫療培訓。他們系統傳授防治理念和救治方法,并結合陸戰官兵實際訓練課目及時總結經驗,將科學訓練理念深植基層官兵腦海。
????“跳水時捂住口鼻并護住下體,保持身體重心?!痹谒嬗柧殘?,來自該醫學中心海戰傷研究領域的專家,攜帶教學裝備入水,為官兵示范水面自救互救方法?!霸诤饌麑<业目茖W指導下,我旅基層衛生骨干業務技能提升很快、伴隨保障更有力,官兵自救技能進一步加強,訓練傷病發生率明顯減少?!痹撀妙I導欣喜地說。
????據悉,該醫學中心還針對海戰傷展開科研攻關,制作出適用于海上訓練的相關器具,助力陸戰官兵訓練。同時,他們與海軍陸戰隊建立定期巡診機制,推進“互聯網+”建設,充分發揮遠程醫學優勢,及時為患病官兵進行診治。(毛宇、楊季鑫、袁帥)